探寻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之路
发表时间:2015-03-13   浏览次数:

      从15年前一家氨纶小企业,到如今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的氨纶生产基地;从15年前完全靠引进国外技术安装完成第一条氨纶生产线,到如今拥有数十项自主核心技术……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峰氨纶”),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从无到有,实现了高速发展,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2004年,华峰氨纶“千禧”品牌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100家名牌”;2011年11月,“千禧”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14年3月,华峰氨纶荣获首届“全国化纤行业优秀品牌贡献奖”……众多的品牌荣誉光环下,一个急欲被揭晓答案的问题再次聚焦在了华峰氨纶的身上:一个优秀品牌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华峰氨纶刚起步时,虽然质量方面已日臻成熟,但客户只知道“莱卡”、“杜邦”等国际知名品牌和企业,对华峰氨纶及其“千禧”产品却一无所知。对此,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深有体会:“在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品牌建设是国内化工企业同国际化工巨头最大的差距。”为了提升品牌,华峰氨纶将立足点放在了吸收和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创新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拿在别人的手里,还如何参与竞争?”于是,华峰氨纶从一开始就把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列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1999年,华峰氨纶投资1.65亿元,从日本全套引进了氨纶生产技术和设备,在浙江省内率先生产氨纶产品后,5年内共投入5亿多元资金进行了5期工程技术改造。通过自主创新,在工艺配方、反应机理、过程控制、高效率生产设备的开发应用和差别化品种的开发等方面,完全形成了自主核心技术,企业设备国产化程度达到了95%以上。目前,华峰氨纶自行设计开发的智能化DCS自控技术和单孔纺氨纶生产工艺技术及高速纺丝生产技术,在国内皆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华峰氨纶还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了《氨纶长丝》《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等多项行业标准编制和《氨纶丝耐氯性能试验方法》国际标准的立项修订工作。
      严把质量每一道关
      品质是品牌崛起的基础,而质量监管则是品质的保障。华峰氨纶的质量把关是从原材料开始的,企业下设两个化学性能检验站,单对原材料指标的检测项目就达24项,还设立了“检验项目开发流程”,由企业内部质量工程师参与评审,为新检验项目的开发和现有检验项目的精确化、简单化和自动化进行持续改进。每年,华峰氨纶还会对供应商进行“合格供方”评定,并进行不合格供应商污点记录。在稳定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华峰氨纶着力控制生产过程的品质稳定。在生产车间,人们看不到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头攒动的场面,有的只是几位年轻大学生面对着六七台电脑操作的场景。这六七台电脑并不简单,它们时刻监控着整个生产流程8000多个控制点。对此,这些大学生们自豪地说:“我们公司不断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造生产流程,最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程自动化,这不仅严格而精确地控制了化学反应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等条件,还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对于成品的质量把控,华峰氨纶一直秉承“宁可少做千万产值也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出厂”的质量宣言。企业下设两个物理性能检验站和6个分级包装检验站,分别建立了30项企业标准,可实现每天300项和每天135吨的成品检验规模。同时,企业还制定了成品控制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对生产过程有异常、成品性能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坚决实施降等级处理,以不将一件次品流入市场来维护公司品牌形象。
      致力提供优质服务
      无论多好的产品,最终评定它的是客户,品牌的知名度和满意度说到底是客户给予的。华峰氨纶作为纺织原材料供应商,一直遵循“致力于客户的成功而创新”的理念,确切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的期望,依托专业技术工程师和售后服务工程师及时响应客户诉求,加大客户服务力度,坚持售前产品验证的严谨性、售中跟踪指导的有效性和售后服务反馈的及时性,执行专项技术服务超300项。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以扩大品牌影响面,华峰氨纶积极探索客户需求,采用多部门联动的方式面向市场,加强市场分析,按需研发,以销定产,利用现有5.7万吨产能优势,为客户提供差别化产品。华峰氨纶还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各主要市场设立售后服务机构,实现一对一、门对门服务。同时,设立质量热线免费电话。客户在使用华峰氨纶的产品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随时拨打电话。技术人员24小时开机,一旦客户有什么要求或对质量有反映,第一时间上门服务。
      “虽然有些问题的出现不是我们产品的质量原因,但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予协作和指导,实行售前、售中、售后全程服务。” 华峰氨纶总经理潘基础一脸真诚地说,“正是这种超范围的无限服务,让我们的‘千禧’品牌在人民日报社市场信息中心开展的一次市场满意度调查中,一举成为国内氨纶丝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度第一的品牌”。

来源于2月9日《中国质量新闻网》

Baidu
sogou